存在与超存在(四)
2019-12-10 12:31:37
  • 0
  • 0
  • 0

作者: 郭知熠


第三节。 四个世界的理论

本节中我们先引进第四世界, 然后再改观波普尔的第三世界,将第三世界的元素做最大限度的推广。

世界上究竟有些什么样的存在者? 传统哲学认为, 世界上只有物质和精神两种存在者,而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指出, 除了物质和精神这两种存在者之外, 还有一类重要的存在者:客观知识。由此, 波普尔将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 物质的世界,精神的世界以及客观知识的世界。

2010年我在波普尔三个世界的基础上,引进了第四世界。 我把它称之为群体的世界。所谓群体,实质上是指由人或者物所组成的团体, 这个团体具有某种目标,或者具有某种共同的兴趣,也具有某种团体结构。所有这样的群体组成第四世界。

首先,我们来看, 第四世界有些什么样的元素?按照我们前面的讨论, 第四世界实质上是一个庞大的世界。世界上的每一个家庭是第四世界中的元素,世界上的每一个公司(私有的或者国有的)是第四世界中的元素,每一个公司的每一个部门也是第四世界的元素, 世界上的所有社团也是第四世界的元素,世界上的所有党派也是第四世界的元素, 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也是第四世界的元素,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的下属机构也是第四世界的元素。考虑到国家下属机构的下属机构, 下属机构的下属结构的下属机构, 第四世界的元素真是太多了。

非常明显的是, 第四世界的元素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第四世界的元素不属于波普尔所讨论过的任何世界。譬如一个国家, 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你能说美国这个国家不存在吗?),但是, 一个国家不是物质, 因为一个国家包括人,政府机构, 土地,军队等等, 同时还有法律, 国家理念等等,所以, 我们不能说它是物质。 同样, 一个家庭也不是物质。那么, 一个国家属于精神吗? 自然, 一个国家也不属于精神。还有, 一个国家属于波普尔讨论过的客观知识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 因为国家显然也不是知识。

因此, 第四世界的元素不属于前面三个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世界, 但第四世界的元素却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我们的心灵而存在。因此, 第四世界是一个被波普尔所遗漏的世界, 但它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讨论所有的存在者, 将这些存在者完备地划归为某一种类别, 应该是本体论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波普尔在这个方向上走了重要的一步。郭知熠第四世界的提出是对于波普尔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但是否我们就穷尽了所有的存在者?按照我现在的想法, 这四个世界确实穷尽了所有的存在者。

但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也是无法被证明的。也许世界上存在着第五世界?也许存在着第六世界?我将这个问题提出来留给今后的研究者。

我们再来看,第四世界有些什么特征呢?

这个世界4的许多元素都包含人,我们把至少包含有一个人的群体称之为人群体。我们主要感兴趣的群体实质上是人群体,因此,我们在这里以及今后将主要考察人群体。家庭中有人,一个集体中有人,一个公司也离不开人。家庭,公司,学校,国家等等都是人群体。当然, 也有不是人群体的群体。例如一群羊, 其中有一个头羊。这也可以算着一个群体, 但不是人群体。

人群体本身是一个群体, 是一些事物的集合体, 但它不是这些事物的简单组合。譬如一个家庭,它的元素有父母, 有孩子,但它不是父母以及孩子的简单组合,但一个家庭除了人以外,还有其它一些事物,譬如家庭财产,它是一个由父母孩子以及家庭财产等等组成的一个有意义的单元。它由这些组成事物所组合,但功能高于其组成事物的简单叠加。

如果一个公司只有一个人, 那么, 这个公司是否也算着一个人群体?是的, 这样的公司也算着一个人群体。因为它的性质是人群体, 并且它有雇佣其它人的可能性。

每一个人群体都有一个决策机构。对于一个家庭, 这个决策机构是父母;对于一个国家, 这个决策机构是总统和内阁;对于一家公司, 这个决策机构是总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等等。决策机构控制着群体的日常运行。正因为人群体有决策机构, 它们规定着该人群体的基本方向。

有些人群体除了决策机构外, 还有一些监督加决策机构。美国国会对于美国政府有监督作用,一个公司也往往有董事会,董事会除了某些决策功能外,自然也有监督的功能。

其实, 人群体对于我们《认知体系现象学》的总体研究,有着极端重要的价值。因为人群体是一些重要的存在者,我们自然可以对于它们讨论超存在意义。尽管在本书我只限于讨论人的超存在意义,但讨论人群体的超存在意义将是《认知体系现象学》的庞大的计划的最重要的部分(见本书《写在前面》)。我相信,这个工作将极大地拓展哲学的研究领域。可以想象的对于某些人群体的超存在意义的研究所导致的的研究方向是:《超存在家庭现象学》,《超存在企业现象学》,《超存在教育现象学》,《超存在学校现象学》,《超存在国家现象学》,甚至《超存在监狱现象学》,《超存在医院现象学》,《超存在军队现象学》, 甚至《超存在餐馆现象学》等等, 我在这里又开始发挥想象力了。哈哈。

我们现在再来讨论世界4与其它三个世界的关系。

很显然,与其它的三个世界相比, 世界4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世界。前三个世界的元素都不是集合体,而世界4的元素却是集合体。因此, 世界4与其它世界的关系也就有些特殊。

世界4的元素往往包含着世界1的元素, 譬如人群体就包含有人,而人本身属于世界1。一个家庭除了人之外, 自然也有家庭财产, 而家庭财产也属于世界1。我们可以说, 世界1的元素构成世界4的元素。但世界4的元素可以创造出新的世界1的元素。还是以家庭为例, 家庭餐桌上的饭菜, 它们就是世界1的元素, 而这些饭菜是由家庭所产生的, 但家庭自己不能完成饭菜的制作, 它是通过家庭成员(世界1的元素)来完成的。

而世界4与世界2的关系如何? 还是以家庭为例, 家庭成员的意识构成世界2的内容,而世界2的内容也可以影响世界4,家庭成员的情绪可以影响家庭关系。

世界4也可以与世界3发生一些关系。以家庭为例, 家庭成员的思想可以具有某种理论意义,也就是说, 家庭成员可以创造世界3的元素, 同时, 世界3的元素也可能被运用于家庭关系上, 或者被运用于家庭发展上。

由此可见, 世界4与其它每个世界的关系都同世界4所包括的元素与其它世界的关系相对应,并且这些元素主要是人。 人与世界1的关系, 人与世界2的关系,人与世界3的关系。因此, 世界4通过人与其它世界发生联系。

第四世界我们大致讨论到此。 现在我们来改进波普尔的第三世界。

我为什么对于波普尔的第三世界的界定不是那么满意呢? 我认为, 还有一些存在者应该包括在波普尔的第三世界中, 但它们却没有包括在波普尔的世界3中。我的这个考虑主要是从理论的美感出发的, 或者说, 从理论的严格性出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美感就是严格性。我不希望有对于存在者的任何遗漏。

在波普尔的第三世界中, 它主要包括客观知识的对象。这些对象主要是理论, 科学问题, 艺术等等。但它不包括与日常相关的一些东西,譬如今天的天气预报,昨天的天气预报, 今天的新闻昨天的新闻等等, 这些日常事物往往与有限的时间联系在一起, 而客观知识的对象往往与无限的时间联系在一起。我想将波普尔的第三世界拓展到日常事物的领域, 甚至更多。

所以, 我的改进的第三世界实质上是信息的世界, 这个信息的世界包括所有的信息, 正确的信息, 错误的信息,与无限的时间相关的信息, 与有限的时间相关的信息。因此, 它包括客观知识的对象, 也包括今天的新闻, 天气预报, 甚至媒体所发出的任何奇谈怪论。

很显然, 我的第三世界包括着比波普尔的第三世界多得多的对象, 因为任何信息都是这个世界的元素。

既然是信息, 那么, 它就有信息载体。所以, 新的世界3的每一个元素对应着一个载体。这些最原始的载体是人本身, 人可以通过语言将信息传递给其它人。但除了这个最原始的载体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纸张,书本来传播信息, 纸张,书本等等就成为传统的信息载体。现代社会因为网络的产生, 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所以, 在现代社会,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新的载体。

当然, 对于信息, 我们也可以将它进行分类, 譬如信息的一部分是客观知识,另一部分是非客观的知识。而对于非客观的知识,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细分。这个工作也许我今后会去做, 但不在这里进行更多的讨论了。因为本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以及其超存在。

除了防止存在者的被遗漏这样一个理论美感的考虑以外, 我拓展波普尔的第三世界的另一个理由是这些与时间相关的事物也是重要的。 诚然, 客观知识的对象是重要的, 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其它事物也是重要的, 它本身构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将所有的信息都考虑进来,使得这个理论更加全面。

对于这个新的世界3, 它与其它两个世界的关系与波普尔的世界3与其他两个世界的关系是完全类似的, 它与世界4的关系与我们前面的讨论也是类似的。

其实, 世界2与世界3(指新的世界3)的区别仅仅在于私有的与公共的区别。世界2是私有的, 除了主体外, 其他人对世界2的内容无法知道, 也就无法对其进行讨论。而世界3的内容是信息,是可传播的,无论其传播的速度如何,传播的范围如何, 但它们是可供公共讨论的, 批判的, 研究的。因此, 世界2的内容很容易变成为世界3的内容, 我们只需要将世界2的内容放在一个公共平台上, 那么, 世界2的内容就可以转换为世界3的内容。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 世界3的内容也可以变成世界2的内容。其实,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将世界3的内容变成世界2的内容的一个例子。如果我们有什么知识(世界3)还没有掌握,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该知识(从书本上学习, 从老师那里学习,或者通过其它渠道来学习),那么,最后我们掌握了该知识, 我们就完成了世界3的内容向世界2的转换。

关于对于波普尔的世界3的改进就讨论到这里。

海德格尔认为, 以往的哲学对于存在问题完全没有讨论, 所以, 他就追问存在问题。 我认为, 以往的哲学不仅对于存在问题的讨论是含混的, 而且对于存在者也应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我在上面关于四个世界的理论就是关于存在者的理论,我认为这个理论是比较完备的。但理论本身是开放的, 任何批评和建议都是受欢迎的, 我也准备有人提出世界5, 世界6的理论。

我在随后将转向存在问题。当然, 我讨论存在问题与海德格尔是完全不同的, 我不是直接地讨论存在,而是通过讨论超存在(或者超存在意义)来解决存在问题。这个思路是一个全新的思路, 是与以往哲学完全不同的思路。

完稿于2019年12月9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